那日,因為即將死線,日日夜夜趕稿的新書最末章,驅車屏東拜訪潘縣長。(嗯,你沒有聽錯,是新書。)
兩個小時的談話,又把我們拉回到去年設計展的現場。我想起了阿凱那時寫的這段字,真切簡單的把屏東ya想的做的兩三句就解釋完。
#知悉 #樸實 #不華麗 #一直都在 #北大武山 #故事 #串起 #煩跟爐 #去真實的屏東 #回收 #再使用 #不要讓地球為難
面對著巴菲特都不曾見過的一次次熔斷和油價破底,其實世界本來就很簡單。回頭想想過去,蹲下親吻自然與土地,回憶小時候那樣的天真,再不然去幼稚園和國小看孩子們吵個不停。
未來,其實都沒有你想像中的困難。
只是你願不願意,用這些關鍵字,做你的靠山。
#讓台灣真的當你的靠山好嗎
_______
與其說是台灣設計展,實質上為屏東設計前導展-
你問我們『設計原則』是甚麼? 『嗯,發現問題、忘了問題以及解決問題 ; 屏東沒有問題,只是缺少知悉。』
『文化』呢?_ 『倒覺得是再樸實不過的生活日記 ; 屏東不為城而扭曲,所以有自己的小秘密在。』
這就是屏東ya的形式與內容。
—
在空間結構體上我們採用鷹架系統,藉由不過度包裝的鍍鋅鋼管反思『文化』在設計裡的角色:樸實,不華麗,溫暖累積的。
至於北大武山,它一直都在,天花竹編的細膩與手工感恰巧倒影出那沈靜不張揚的波光粼粼。我們期待藉由沒有景點的引介方式,用故事串起觀賞者與屏東間的關係。
『要怎麼做?拿起藍色標題牌,到兩旁的收銀機『嗶』出你後延續收據。』
然後,煩你的爸媽,盧你的男女友,騙想追的另一半,請他們帶你去真實的屏東。所以,這是場很實的空間,很野的氛圍,沒有絲毫壓力,只有開始認識。
再說,撤場後,竹編會到國小當教材、未上漆層板會再次使用、鷹架會完整回收,物件,則會繼續回到生活中深化為屏東文化。
本來,展覽就不需要讓地球造成為難。